杨力舟 官方网站

http://yanglizhou.zxart.cn/

杨力舟

杨力舟

粉丝:10804

作品总数:17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杨力舟,又名王海林。1942年出生于山西省临猗县。1957年入西安美术学院附中学习绘画、雕塑。1959年与王迎春首次合作工笔四条屏《四女图》,并发表。1961入西安美术学院油画系。1968年在山西太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更多>>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

国 画: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杨力 伉俪画坛,烹调艺术盛宴——杨力舟、王迎春先生访谈

 

儒雅伟岸,蕴显艺坛风范;雄阔精妙,畅谈书画暑寒。

博学丹青,溶冶中西韵致;伉俪画坛,烹调艺术盛宴。

 

 

杨力舟 人物画

 

司马:您很早就去过日本,怎么看待邻邦及其书画?


杨:十多年前,随中日友好之船访日,参观过学校、农场、市场等,感觉环境良好,文明程度高,日本战后奋发图强,生活充满危机感的精神状态是可佳的。汉字的临摹水平高,流派甚多,书道教育也搞得不错。日本经济发达,文化艺术随之在东方崛起,经过一个世纪的东西绘画融合,日本画的独特的风韵跻身于世界艺术之林。


司马:您们怎么看待一位合格的书画家


王、杨:首先要有拿的出、够水平的作品,扎实的基本功、良好的笔墨驾御能力,具备创作多种书体,多种绘画体裁的功夫。独特的艺术风格与无声的艺术语言蕴含在作品之中,而与之相适应的基础知识是不可缺少的。若能具备文、史、哲知识和其它姐妹艺术的修养则会锦上添花。


司马:观您的奔马,让人身临其腾啸之景,仿佛整个画面都在跃动之中。


杨:你这么认为。创作《虹云悠扬》时,力求色彩的艳雅调和,廖廖几笔画出茂密深幽的肥草,层层渲染形成辽阔多彩的天空。骑马挥鞭的姑娘自信、甜美的神态,正好衬托出天人合一的怡然神韵,骏马奔驰,运用充满张力的线条和饱含精神的色块而构成。《驰骋》的用色,线条具中西结合的韵律,表现骏马不用扬鞭自奋蹄的独特精神。


司马:您们怎么看待艺术中的苦练与灵感?


王、杨:艺术家是苦练与灵感交融的结晶,大师一定要有天赋,而勤学苦练绝不可缺少,黄胄先生是充满了才气的画家,灵感十足,其勤奋用功世人皆知;艺术大师李可也是“废画三千”后的山峰。什么绘画天才,少年书法家,过渡的追捧不利艺术的健康发展,而拿不出象样作品的所谓书画家则更不值得称道,只有具备艺术的头脑、科学的精神、杂技演员般地苦练、阔达豪迈的胸襟,方有资格成为艺术大师的候选人。画家是实践家,尤戒空谈。


司马:《薰风》蕴溢着浓郁的现代气息,而不乏古典之美,您是怎么构思和创作的?


王:受生活的启示。用色追求洗练高雅,下笔讲究沉稳厚重,“五色墨分”要运用熟练,吸收西方艺术的养料,用充满韵力的线条写就浑厚斑驳的肌理,刻化出人物精神世界的雅逸时代风尚。


司马:您认为平山郁夫为日本当代杰出画家,并以与之结下了深厚友谊,成为艺坛佳话?


 

杨力舟 人物画


杨:胸怀大志的平山郁夫,于20世纪80年代登程丝绸之路。他倾心迷恋,顽强追寻40多次奔赴中国北方,行程50万公里。且效法中国唐玄奘取经的精神,以特有的热情与敏锐、非凡的勤奋和毅力,将理想抱负尽情抒写在画面上。其绘画扎根传统,富有宁静的诗意美和佛教意蕴。1987年他向敦煌捐资2亿日元,倾心中日文化交流,其作品早已超越日本国界,为世人所理解和颂扬。


司马:《敦煌伎乐飞天》系列,幅小而韵浓,线条充盈舞动力感,给人的辽阔的想像空间,这来源哪里呢?


王:我被敦煌宝库所深深地吸引,中原文化、西域、印度文化在长期的交融中各取所长,形成了博大精深的敦煌艺术。创作中的壁画飞天的造型用写意的手法移植到人们喜爱的扇面上,用水墨重彩追求空间与灵动的效果。努力营造笛音飘渺,霓裳飞舞的仙山意境。


司马:《黄河在咆哮》的夫妻杰作,犹如春天的惊雷,史诗般的艺术感染力,震撼了当时中国画坛,至今还余音缭绕,您们有何感慨?


王、杨:大家认为史诗般充满了震撼力的话,其实来源多年的基础训练和现实主义的绘画风格,也是夫妻关注社会、关注人性而倾洒的人文情怀。早年求学西安美术学院,扎根黄土高原,深谙北方农民生活习惯,作品渗透对西北人民与黄土地的真情实感。


司马:金钱不是衡量艺术的唯一标准,但却是艺术生活中一个明显公认的尺度,西画面有的拍卖高达几亿元,而中国画几经努力终于达到几千万元的价位,您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。


 

杨力舟 抽象画


王、杨:艺术是一个民族精神的体现,艺术作品价位的高低,固然与艺术水平有关,但与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,尤其是与经济能力密不可分,艺无止境、不进则退,曾几何时“中国画已走向了穷途末路”的滥调,不也尘啸于世吗?我相信,只要我们根植于本民族的土壤,善始吸收先进的外来文化,经过几代人的努力,中国画会有那么辉煌灿烂的未来。


作者为日本《水墨之友》杂志社编辑特刊号主编驻京首席代表